芦笋的产地在哪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芦笋,又名石刁柏,系百合科,天门冬属的多年生草本作物,以柔嫩的幼茎作为蔬菜食用。 【发展历史】芦笋引入我国至今仅100多年历史,浙江省于1974年开始试种,宁波于80年代开始种植,到1986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万亩左右,产量约5000吨。1989年后由于灾害性气候,茎枯病、锈病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全市芦笋面积缩减到1200亩左右,产量约2000吨。 宁波芦笋的主要产地在北仑的梅山,镇海的城关,鄞县的瞻岐、横溪、奉化的萧王庙、裘村镇等地,近年宁海、慈溪等地也有种植,其中以北仑梅山的栽培面积最大,曾达2000余亩,为浙江省的主要芦笋基地之一。 【产品价值】芦笋质地细腻,柔软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是一种食疗兼用的高级营养保健蔬菜,据分析,每100克鲜芦笋含蛋白质1.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5克,纤维1.0克,钙10毫克,镁18毫克,铁1.6毫克,钠37毫克,钾160毫克,维生素A17毫克,维生素B0.11毫克,维生素D0.22毫克,维生素C20毫克。国外资料报道芦笋有防癌作用。因此,芦笋成了近年来风靡全球的食疗蔬菜。 芦笋在国际市场求量很大,每年需芦笋罐头8-10万吨,出口芦笋罐头,每吨可创汇1700美元左右。出口1吨速冻芦笋右换汇2200美元,创汇率比蘑菇罐头高50%以上,芦笋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鲜芦笋一般亩产500千克左右,高产达1000多千克,平均亩收入1300-1500元左右。 【适生条件】芦笋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既耐寒又耐热,种子发芽的最低气温为13℃,最适气温为25-30℃,当土温度超过10℃左右,嫩茎开始抽生出土,25-30℃嫩茎抽生最快温度超过35℃幼茎生长停止。 芦笋幼苗不耐旱也不耐涝,成株比较耐旱,但若过于干旱,生长缓慢,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故以土壤湿润为宜。 芦笋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而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栽培为宜。 【丰产技术】近年来生产上推广用营养钵育苗,小苗当年定植,合理密植,第二年留母茎并采笋的栽培技术,亩产量一般达500-600千克,高产达1000-1500千克,比不留母茎栽培,产量高出一倍以上,其具体栽培技术以下: 3月中、下旬在塑料拱棚苗床内用营养钵播种,每亩苗床播种量0.8-1千克,可供30-35亩大田用苗,苗龄80天左右,苗高20-25厘米时定植,定植前施足基肥,将茎肥翻入土中整细耙平,5月下旬到6月上旬定植,行距160-180厘米、苗水,保持土壤湿润,缓苗后每隔10-15天施一次肥,8、9月份植株高达1米以上时重施秋发肥,使茎枝充分生长,多制造养分,积累养分,为夺取翌年高产打好基础。5、6月份的梅雨季节和8、9月份的台风暴雨季节,笋田易遭水淹,应注意防治。 翌年3月下旬、4月中旬,每株选留2-3根生长健壮的嫩茎,任其生长成茎枝,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养分供嫩茎生长,采取白芦笋的,在出芦笋前1-2周应培土,使幼苗不见光,成为白色柔嫩的产品。白芦笋应在早晨黎明时采取,采下的芦笋应装入避光容器内,并立即送加工厂加工,以防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