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为什么被国人称为“棒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国人常常称韩国人为“棒子”,称韩国为“棒子国”,带有戏谑和蔑视的意味。但为什么称之为“棒子”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明所以,只是跟风而已。网上对“棒子”称呼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但这位专家的解释最靠谱。
网上一种说法称朝鲜人(包括北朝鲜和韩国)爱种也爱吃玉米,而玉米在东北又被称作“棒子”,所以就称之为“棒子”了。事实上朝鲜人很少种植玉米,基本以水稻和小麦做主食。
另一种解释和前一种解释类似,说在古代,朝鲜每年都要向中国朝廷进贡人参,而人参在我国东北也叫“棒槌”,所以逐渐称朝鲜为“棒槌”,直至演变为“棒子”。
还有一种说法也称“棒子”是“棒槌”的演变,东北人称头脑简单,不明事理的人为“棒槌”。国人认为朝鲜人就符合这种特征,所以就蔑称为“棒槌”,久而久之逐渐演变为“棒子”。
第四种说法在网上比较流行,称日本占领我国东北时期,很多朝鲜人帮日本人做警察,当“二鬼子”。但日本人对朝鲜人也不完全信任,所以不给他们配武器,这些朝鲜警察只能拿洗衣棒作为装备在中国人面前作威作福,因此老百姓蔑称他们为“棒子。这种说法看似合理,实际上也不成立,因为按这种说法,“棒子”这一蔑称在20世纪才出现,但其实“棒子”的称呼在清代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那“棒子”的真正起源是什么呢?韩国历史学家黄普基(没错,是韩国人)的论文《历史记忆的集体构建:“高丽棒子”释意》对此研究最为透彻,也最靠谱。他利用记录朝鲜王朝出使中国的文献《燕行录》,解释了这一蔑称的整个来龙去脉。
黄普基在论文中指出,“棒子”原为“帮子”,指的是朝鲜使团里的奴婢。康熙年间王一元《辽左见闻录》对这个词就有解释:“朝鲜贡使从者之外,其奔走服役者,谓之‘棒子’。”这个词在朝鲜的汉字文献里也可找到,写作“帮子”、“榜子”或“房子”,读作“bangza”。所以“棒子”一词已经出现好几百年了,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
那“帮子”作为中性词,怎么逐渐演变为“棒子”这一明显带有蔑视意思的贬义词呢?还得从古代中国和朝鲜的关系说起。大家都知道朝鲜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附属国,中国是朝鲜的宗主国,朝鲜的王(不能称皇帝)要经过中国皇帝的册封。双方都要履行各自义务:朝鲜奉中国为宗主国,履行附属国进贡、朝贺等义务;中国则对朝鲜有保护的责任,对朝鲜时常赏赐。
朝鲜基本上每年都向中国派遣朝贡使团,通常使团由两班士大夫、中人和奴婢三种阶层的人组成,两班士大夫相当于代表团团长,中人是中层管理干部,奴婢就是打杂跑腿,服侍领导的下人,这些人又称为“帮子”。进贡使团中领导层和下人之间的比例大约是1比9。
“帮子”在朝鲜是社会底层,最为贫困,对金钱有着天然的追逐性,而加入使团到中国,就有了大把寻私牟利的机会。“帮子”们为了赚钱,购买清政府明令禁止出口的物品,走私到朝鲜获得暴利这是最常见的;还有的“帮子”替使团购买物资时,想方设法贪污钱财,甚至连朝鲜进贡的贡品也是他们偷窃的对象;更有不少“帮子”将沿途的中国百姓当作牟利对象,偷鸡摸狗,窃取钱财。中国百姓对违法的“帮子”不胜其扰,就投诉到使团领导,使团领导的处理办法一般就是“杖打”,即用棒子打“帮子”。于是中国人就把“帮子”称为了“棒子”。
如果“帮子”们只是骚扰沿途百姓的话,还不至于让中国老百姓对所有的朝鲜人都深恶痛绝,即“棒子”只是称呼朝鲜使团中的下人,不至于称呼所有的朝鲜人。“棒子”之所以演变成对所有朝鲜人的蔑称,和当时的中国政府有最直接的关系。
明清时,朝廷为了在朝鲜人面前树立“天朝上国”的颜面,不但对是朝鲜使团大加赏赐(赏赐的价值远远超过进贡物品的价值),还下令使团经过的地方要给使团提供各种便利。哪怕接待费用远远超过当地百姓的承担能力,也会强迫他们拿出来。例如,明朝政府一直要求辽东驿站给来访的朝鲜使团提供车辆,到隆庆、万历年间,这一带连年水患,庄稼歉收,再加上女真人的劫掠,本已度日艰难。朝鲜使团来了,卫所官员便动用酷刑,逼驿站车夫筹措,车夫鬻卖子女,仍然凑不足数,最后自缢而死。到清朝时,东北百姓生活还算安定,但朝鲜使团人数却也增长数倍,而且中国官方规定的接待标准也超过明代,所以负责接待的地方百姓还是费钱费力,苦不堪言。如果朝鲜使团借宿中国人家,遗失了银钱,政府就把这一家人全部抓走,“备尽酷刑”。朝鲜使团要过河,船夫因风大浪急不肯渡,传到乾隆皇帝耳中,直接下令砍了九名船夫的头。
正因为这样,沿途的百姓见到朝鲜使团如同见到“仇人”,打心底仇视朝鲜人。逐渐地,“棒子”这一蔑称从最开始只称呼使团的下人演变为称呼所有的朝鲜人。
至网络时代,“棒子”一词从东北地区迅速传播到全国,加之很多网友对韩国的印象都不太好,这个词就成为国人称呼韩国人的常见外号了。当然,称韩国人为“棒子”并不能使我们真正强大,只有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国人的素质更加提高,各方面都远超韩国,那样才能真正地获得心理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