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峦大柏地拼音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菩萨峦大柏地拼音版为:
菩(pú) 萨(sà) 蛮(mán) · 大(dà) 柏(bǎi) 地(dì),
毛(máo) 泽(zé) 东(dōng) 一(yī) 九(jiǔ) 三(sān) 三(sān) 年(nián) 夏(xià),
赤(chì) 橙(chéng) 黄(huáng) 绿(lǜ) 青(qīng) 蓝(lán) 紫(zǐ),
谁(shuí) 持(chí) 彩(cǎi) 练(liàn) 当(dāng) 空(kōng) 舞(wǔ)?
雨(yǔ) 后(hòu) 复(fù) 斜(xié) 阳(yáng),
关(guān) 山(shān) 阵(zhèn) 阵(zhèn) 苍(cāng)。
当(dāng) 年(nián) 鏖(áo) 战(zhàn) 急(jí),
弹(dàn) 洞(dòng) 前(qián) 村(cūn) 壁(bì)。
装(zhuāng) 点(diǎn) 此(cǐ) 关(guān) 山(shān),
今(jīn) 朝(zhāo) 更(gèng) 好(hǎo) 看(kàn)。
菩萨峦大柏地拼音版的创作背景:
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这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
后红军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
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斥,被免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改去地方上主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
1933年夏天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触景生情,回忆往事,欣然命笔,写下了此诗。
菩萨峦大柏地拼音版的文学赏析:
此词描绘大柏地雨后美丽诱人的景色,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上阕写景。起首“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两句,想象奇特,气象宏伟。作者首先巧妙地运用借代手法,连用七种颜色铺叙,写出了彩虹的绚丽夺目。
接着又以彩色绸带比喻色彩壮丽的彩虹,具体写出了彩虹美丽的形态,而且“当空舞”三字又使静止的彩虹具有动感,这样,彩虹的身姿就更加美丽动人了。
第二句以设问写出,更是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彩虹的出现是雨后的自然现象,所以作者随机点明“雨后复斜阳”,表明此时正是阳光西斜之时。
天空是如此美丽,大地上更甚,作者以“关山阵阵苍”一句告诉读者,经过雨水冲洗的关山,在斜阳的笼罩下,正流动着一阵阵苍翠之色。作者笔下的关山充满了动态之感,显示出勃生机。以上两句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细腻生动,意象惟妙惟肖。
下阕写抚今追昔的感慨。“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两句追忆1929年2月在这里发生的激战,那次战斗形势是多么紧张,打的是多么激烈,仅用两天时间就消灭了尾随的敌人。
村前墙壁上无数的弹洞,就是当年战斗留下的痕迹。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是说今天看来,那些弹洞,装饰和点缀着阵阵苍翠的关山,却别有一番风采,使得关山更加美丽了。
这既是作者对枪杆子打下的江山的赞美,也是对美的发现,在做的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意,作者的乐观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菩萨蛮·大柏地》整首词亦画亦诗,情景交融。词描绘的画面是:绚丽的彩虹、雨后的斜阳、苍翠欲滴的关山、前村墙壁上的弹洞等,高下、大小、远近、偏正、方位等构图适宜,层次感极强。
色彩是:彩虹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斜阳的红,村庄墙壁的白,但以天宇的湛蓝和群山的苍翠为主色。“舞”字使人觉得彩虹在蓝天的映衬下有一种飘动感“阵阵苍”让人感到群山的苍翠之色有着深浅明暗的变化。真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总之,整个画面丰富和谐,生机盎然。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是重游自己战斗过的地方,回忆往日辉煌胜利时的愉悦之情,和对人民革命战争以及经过战争洗礼的革命根据地的赞美之情。这些喜悦赞美的情思又是在不露痕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写中流露出来的。
作者把主观的情志美与客观的自然美、社会美高度统一,熔炼成艺术美,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动态地描写景物与巧妙地运用联想也是《菩萨蛮·大柏地》的突出特点。上阕从彩虹联想到彩色绸带“当空舞”,从关山联想到雨后斜阳时“阵阵苍”;
下阕从弹洞联想到“装点此关山”,以至“今朝更好看”,这些动态描写充分体现了在“郁闷”心境下的作者乐观的情怀,坚信革命一定会取得成功的信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萨蛮·大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