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荀利国家不求富贵什么意思。

荀利国家不求富贵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意思:只求有利于国家,不求个人富贵。

出自:《礼记·儒行》戴圣(西汉)

原文节选:

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译文:

有这样的二种儒者,他在向朝廷推举贤能时,只考虑被推举者有无真才实学,而不管他是否是自己的亲属,还是自己的仇人。在充分考虑到被推举者的业绩和才能以后,才向朝廷举荐并使之得到任用,但这并不是为了得到对方的回报。

只要国君能因此而得遂其志,只要能为国家造福,自己并不希望得到什么赏赐。儒者的推举贤能有如此者。

荀利国家不求富贵什么意思。

扩展资料:

《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十三经之一。记录了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是古代士者必读之书,对今人也多有启发。

戴圣将战国到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

该书原为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其要言精义比起《仪礼》中的繁文缛节,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戴圣因此开创了“小戴学”。

戴圣精心讲授“礼学”,授徒颇多,曾传其学于梁人桥仁、杨荣等,于是,今文礼学“小戴学”又有了“桥、杨氏之学。小戴对于传播和发展《礼》学有一定贡献,《小戴礼记》被列为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唐时被称为“大经”,明时已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中的《礼》。

该书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