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评价《北平无战事》中马汉山这一人设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全剧中,马汉山应该是最具喜感的一个角色。他忠于国民党,却也夹杂着自己的私利,为国民党背黑锅,到头来却得到一个陷害的结果。他四处送礼,只为保自己的一条命;他有一腔热血,知恩图报,把遗产留给崔中石的老婆,为自己被人利用错杀崔中石忏悔。可别低估《北平无战事》编剧的历史功底,这部历史大剧的主要脉络和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记得当年戴笠机毁人亡时被怀疑的幕后小黑手吗?记得在北平逮捕川岛芳子的特务头子吗?没错,正是抗战胜利后的军统(保密局)北平站站长马汉三,跟剧中的“马汉山”仅一字之差,这叫“似是而非”的文字技巧,但是人设和结局大同小异,马汉三最终确实死在自己人手里。
在《北平无战事》中,马汉山是串起整部剧的一条明线,他见证了故事的开始,也见证了故事的结束,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一开始五人调查小组来到北平,马汉山就是孔宋集团推出来的替罪羊,而马汉山在回答五人小组的提问时,又将故事的流向无疑推了一把,要不然就不会有后面的发粮,也不会有为求自保向徐铁英吐出了北平贪腐的份额有多大。这一系列的举动一方面让剧中徐铁英向北平分行施加更大的压力,一方面又让故事的矛盾冲突更加明显,这就是马汉山的作用。
马汉三原本出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早在戴笠刚刚组建“复兴社特务处”的30年代初期,由于经常要到北方执行任务,而特务处在平津察绥一带又暂时没什么势力,所以经过王天木、陈恭澍等人的招兵买马,马汉三在1931年投靠了特务处,不久被任命为察绥站站长(很小,当时的站都没几个人,抓情报为主)。1933年戴笠组织人手“密裁”华北大汉奸张敬尧时,马汉三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和行动能力,很受戴笠的赏识,从此在特务处顺风顺水。
马汉山个人的能力是有的,且不说他将民食调配委员会的账本能弄清楚,他在狱中用点小伎俩就知道了外面通货膨胀有多严重,而对于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马汉山也是了如指掌,他可以说是官场上的老油条,有能力且能做人。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终却成为国民党老少两派斗争的炮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坏的不彻底,因为他的心里还有着国民党和国家,要不然他也不会提出“六三一”的方案,如果他想徐铁英一样,彻彻底底的做一个利己主义者,我想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
马汉山最后的结局,最后,很不容易抓住机会说话,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还公开捅出了徐铁英20%的股份。真相大白,徐铁英迫于压力,只好释放了谢沛东。然而,方孟敖在下机时被戴上手铐,罪名是违反了陆海空三法。马汉山被转移到南京进行检查,留下方孟敖告别,并告知他金条的位置,希望能给崔忠实的家人赎罪。这个角色至此完结,使人至今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