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生产性粉尘和呼吸性粉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生产性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生产性粉尘为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对生产性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它不但破坏作业环境,损坏机器设备,危害工人身体健康,还会污染大气环境。而本次昆山爆炸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由于对生产性粉尘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又称爆炸性粉尘。这种粉尘达到爆炸下限以上,遇火源后会瞬间发生燃烧,高温致使有限空间内产生的混合气体迅速膨胀、压力增大,这就是粉尘爆炸。更可怕的是,粉尘爆炸一般都发生的相对比较密闭的空间里,爆炸产生的热量和高压气体引起连锁反应,只要是粉尘颗粒到达的空间,都可能发生瞬时产生大量热量和压力波,从而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呼吸性粉尘粒径在5μm以下的能进入人体肺泡区的颗粒物。它是引起尘肺的病因。尘粒在呼吸系统的沉积分为三个区域,即上呼吸道区(包括鼻、口、咽和喉部);气管、支气管区;肺泡区(包括无纤毛的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管入口、肺泡和肺泡囊)。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径在10μm以上的尘粒大部分沉积在鼻咽部,10μm以下可进入呼吸道深部,沉积在上呼吸道的最小粒径约为1μm。在肺泡内沉积的粉尘大部分在5μm以下,2μm以下的尘粒较多,其上限粒径约为10μm,但纤维微粒稍有不同,长200μm,直径为1μm的纤维约有1%沉降于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