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据当中,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到底有什么不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如何统计和发布人口数据?
目前,中国人口调查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全国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在尾数为“0”的那一年,普查数据在《中国人口普查数据》上公布。
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是在尾数为“5”的年份进行的,调查数据公布在《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
三、是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样本量约占总人口的1‰,除普查年和1%人口调查抽样年外,每年进行一次,调查数据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上公布。
上述三类人口数据的主要统计指标将在国家统计局数据库的年度数据中公布。
为什么普查数据反映的趋势与非普查年公布的不一致?
非人口普查年的人口是根据当年的抽样调查数据估算的。由于某些年份抽样调查的缺失率,估计的总体会有一定的偏差,这些偏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
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可以全面了解中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从而更清楚地了解中国10年来的人口发展状况,为更好地研究人口问题和制定人口相关政策提供极其宝贵的数据。
如何处理这种不一致?按照国际惯例和惯例,两次普查之间公布的年度数据会根据普查后的普查结果进行修正,以更真实客观地反映人口发展轨迹。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最近结束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根据普查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正。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相关数据将在修订完成后可选发布。
人口统计是以户籍还是居住地为依据?
目前中国的人口普查和人口调查是按常住人口统计汇总的。判断常住人口的时间标准是半年,空间标准是乡镇街道。
常住人口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评价国民经济生产能力、评价居民福利水平等的重要基础数据。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财政支出、城市建设、住房建设、公共设施配置、教育投资、医疗投资和公用事业投资等。都需要按照常住人口的比例来规划。
户籍人口是指无论是否外出,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当地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了常住户口,在那个区域就是户籍人口。户籍人口数据由公安部门统计。长期以来,中国建立了完善的户籍统计和管理制度,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