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中“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克己复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 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 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对“克己复礼”有不同的解释: 1. 克,克制、约束;复,践行。克制和约束自己来践行礼。 2. 克,胜;复,返回。战胜自己离开了礼的言行,回归到礼的要求上来。 3. 克:克制。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4. 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 出处: 《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使用举例: 克己复礼,以奉始终。(汉・班固《东都赋》)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曾手书条幅: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 了解克己复礼会发现人生的方向;懂得克己复礼会受人尊敬;深知克己复礼会使人理智的去看待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