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朱元璋有个叫花荣的义子吗?

朱元璋有个叫花荣的义子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花荣这人是朱元璋的部将,但不是他的义子,《明史》中并没有提到花荣是朱元璋的义子,只是部将,甚至没有提到军职。

1、李文忠,是朱元璋大姐的儿子,小名保儿,12岁时母亲死了,不久元末农民起义发生,保儿跟父亲李贞东奔西走。

至正十四年(1354)李贞听说朱元璋在滁阳领兵,带着保儿投奔他舅舅,朱元璋除亲侄子朱文正之外,没有其他亲人,见到姐夫和外甥抱头痛哭,那时还没有儿子,就把保儿养为己子,按照朱文正的排行,取名朱文忠,请文士教他文化,又让他学习兵法。

保儿学习认真,一次朱元璋拿着他写的文章说:我家的文忠有卿士才,不过这时需要的是马上功夫。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令文忠从军打仗,这时他19岁(傅惟麟《明书·歧阳王李文忠世家》)。文忠是义子、外甥双重身份,与朱元璋的关系在义子中最亲近。

2、沐英,定远人,父亲早逝,跟从寡母生活,8岁时母亲又亡故,成了流浪儿。

朱元璋行军打仗,遇到了他,收交马皇后抚养,成为义子。他因年龄小,连父母姓氏都不知道,朱元璋给他取名文英,小名大概叫“周”,别人称呼他为“周舍”(《明书·黔宁王沐英世家》)。

18岁上,朱元璋命他随军打仗,用为帐前都尉,侍奉于帷幄之中。

清上官周《明太祖功臣图》中沐英画像何文辉,滁州人,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攻下滁州。

3、何文辉14岁,收养为子,易姓朱,人称为“道舍”,后被任用为天宁翼元帅,镇守宁国(《明史·何文辉传》)。

4、徐司马,扬州人,9岁成为孤儿,约在至正十四年(1354)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改姓朱,小名马儿,年事稍长,在朱元璋身边服务,后出为总制,随从常遇春镇守婺州(《明史·徐司马传》)。

5、平安,其父平定官至济宁卫指挥佥事,在攻打元大都战役中牺牲。朱元璋于平定在世时就把平安收为养子,改姓朱。平定死后,让他去袭父职(《明史·平安传》)。

朱元璋有义子二十多个,上述之外,知道名字的还有朱文刚(柴舍)、朱文逊、金刚奴、真章等人。朱文刚和真章随同耿再成镇守处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当地发生叛乱,文刚与再成均战死。金刚奴镇守过衢州,朱文逊在太平战死。

朱元璋收养的义子,都是没有成年的;大多是孤儿,然而也有父母在世的;大多数非亲非故,是邂逅相遇而收留的;都改为朱姓,在元璋家中生活,受马皇后照料。

朱元璋见到的孤儿多了,收养沐英等人,是看到他们“材勇”资质,认为有培养前途,才特别垂青的。

而在其养子有了功名后,朱元璋就让他们独立生活,恢复原姓。在复姓时,朱元璋要说明收养真相。

如对沐英,朱元璋问:朱文英,你究竟是谁的儿子?沐英回答是皇上的孩子。朱元璋反复地问,沐英就是这一句话,随后朱元璋才说明他的来历。

沐英感动得哭了,说“沐陛下母后圣恩如天地”,朱元璋因这句话,赐他姓沐,从文英名中取一字叫“英”,这就是沐英姓名的由来。

朱元璋有个叫花荣的义子吗?

扩展资料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

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

下令解放奴婢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