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大四清 小四清指什么?

大四清 小四清指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小四清: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大四清: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

9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工作会议,又讨论制定了《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后十条”)。“后十条”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同时,指出了团结95%以上的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的重要性,规定了依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以及正确对待地主、富农子女等政策。

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和宣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问题的两个文件的通知》。此后,各地在试点的基础上、在部分县、社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整顿干部作风,解决干部、群众之间的矛盾,防止在中国发生修正主义和“和平演变”,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农村的社教运动开始以 “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为主,城市的社教运动为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五反运动。后期都发展成为 “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四个方面,通称为“四清”。

大四清 小四清指什么?

扩展资料:

社会背景:

四清运动开展之时,正是中国处于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 开展四清运动的主要原因有:从国内形势看,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使中国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从认识这一危局使得中国共产党中央高层出现了意见分歧,导致了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大讲阶级斗争,决定在城乡发动四清运动。

中国共产党党内特别是上层中出现了意见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看待国内的困难形势。二是包产到户。对于1958年以来三年“大跃进”造成的困难和经济形势的估计,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是有一些不同看法的。

以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人为代表,由于直接面对国民经济第一线,使他们对形势有了更加接近真实的看法,刘少奇最为典型。他突破了对形势看法固有的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认为是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的关系。

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并得出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论。针对一线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毛泽东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困难并不大,形势仍然是好的,三面红旗必须坚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清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