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 主要内容(完整点的,拜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描写了长江三峡在中秋这天从早晨到夜晚的景色变化。
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清新明丽,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热烈,写三峡黄昏特点是突出其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
作者按时间顺序,通过一天中三峡景物不同的特点,生动形象的描绘出长江三峡雄奇壮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三峡之秋》是1956年春,作者随长江三峡地质勘查队在长江中上游工作采访,于同年10月写下的一篇叙事写人的散文。
全文9000字,它描述“长江水利枢纽工程鉴定委员会”听取地质勘查队汇报的一次会议,以及汇报会之后的中秋联欢,记述了几个年轻的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反映了长江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查取得的初步成果,年轻的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的逐步成熟。
这篇课文是节选原文第一部分的开头,文中写景很有特色。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秋天来临,橘树和柚树果实累累,散发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第二部分(从第2自然段到结尾)写中秋这一天的早晨、中午、下午、夜晚不同时间里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峡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