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雷人校规

雷人校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雷人校规

雷人校规(lei ren xiao gui),是指某些学校制定出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无语的规章制度。如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制定包括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等。成都一家中学规定,对异性之间在公共场所交往距离低于50厘米的,老师会提出批评,情节严重的将被处分。佛山某中学也要求,除非班主任批准,否则男女生“不能够一对一独玩”;遇到困难尽量找同性同学解决,“男女生之间不得借故互献殷勤”。网友热评  "雷人"校规的病根在"围堵性思维"  毋庸置疑,校规作为学校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在规范师生尤其是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育事业进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近期网络上的一些“雷人”校规,引起了学生的质疑和不满,这从“雷人”校规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当中可见一斑。比如,为了禁绝青春期学生早恋而对男女生平时交往距离、男女生同桌吃饭等情况作出近乎苛刻的规定,说是“天雷滚滚”也不为过。  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科学的方法,方法不对头,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培养学生、发展教育事业更是如此。校规注重培养学生得体的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初衷是好的,但仅有好的初衷还不够,良好愿望并不能将不合理的做事方式合理化。通过得体的方式方法循循而善诱之,让学生从心里心底主动积极地欣然领悟,这才是理想的教育效果。  比如早恋问题,青春期的男女学生之间有好感也属正常,并不会必然导致早恋。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本属正常,而且这也是在进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实践锻炼,为以后真正踏入社会做一些准备工作。当然,学校担心少男少女会早恋而影响学习也不无道理,但对于早恋不能用冷冰冰的校规去硬性禁止,而应该从青春期心理教育和自我养成等方面进行引导,促进男女学生之间正常的人际交往,从而获得理想的效果。再比如游吃问题,可以从教育学生健康饮食、礼仪以及游吃存在的安全隐患等方面入手,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游吃行为的不适宜,从心底拒绝游吃,相信这总比单单利用校规硬性禁止有效得多。  有时候,我们总拿“还不是为了你们好”的借口说事,殊不知一些行为已经过多干预了学生的私人空间,或许无形中已经伤害了他们的尊严。虽然学校和老师(当然也包括家长)渴望学生成才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汲汲于效果而忽视了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事业,其面向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这就要求对待学生不宜刻板生硬的训斥,而要充分利用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多考虑学生的感受,采取指引和疏导的方式,才能达到树人立人的目的。  校规可以反映出教育理念。从校规包含的诸如“不能”“不得”“禁止”等字眼可以看出,许多学校对学生还陷在“围堵性思维”当中,把学生当成“对手”时刻提防,因此校规的内容大多是“禁令式”的。而学生尤其是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棱角峥嵘,在独立性和自由等方面开始有了较强的渴望,对于禁令等条条框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就导致“禁令式”的校规往往力不从心。从教育树人立人的目标来看,把学生当成“对手”而进行“围追堵截”的思维更是要不得,因为硬性的“围堵战略”或许可以暂时制约学生的不得体行为,却无法使他们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自然而然的温雅气质而促成全面发展。因此,“围追堵截”不如因势利导,把学生当成朋友,与学生交心,疏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疙瘩,对其进行春风化雨般的人文浸润,从而达成化育目标。  对于“雷人”校规,有教育专家认为,教育学生堵不如疏,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私人空间和合法权益,要给学生充足的个人空间和自由度,这是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令人惊奇的是,对于那些“雷人”校规,许多家长表示理解和支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庭教育当中也存在类似拿孩子当“对手”的“围堵思维”,从而暴露出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校方:严防早恋、提升素质  记者随后在浙江、上海对事件进行了核实。尽管杭州长河高级中学称并未出台此校规,但学生透露有此规定,校方还“下了通知”,不让学生再对外谈论这个话题。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则表示,学校确有禁止游吃的校规,目的是提升素养。  杭州长河高级中学校长陈立群表示,学校没有出台限制男女生交往的“三不准”规定,学生有误解。学校随后给记者发来一份情况说明,称事情的起因是3月28日高二年级召开学生大会,副校长袁立斌在会上提到“关于男女生交往过密”问题时,进行了一些举例说明,包括“男女生交往距离最好不要小于50厘米”、“男女生最好不要独处”等,但没有提出硬性规定。  学校表示,由于部分学生存在早恋现象,其中一些学生还因恋爱影响到了学习,学校此次是出于善意的告诫,提醒学生珍惜校园生活。  记者在学校随机进行了采访,多位学生告诉记者,学校的确有这些规定,但“老师下了通知,不让我们再对外谈论这个话题。”一位高二的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怕影响学习,学校对男女生交往方面管得还是挺严格,老师传达过这些规定,但只是口头的,没有形成书面的校规。”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长徐永初对记者表示,为培养传统女性素养,学校制定了包括禁止游吃在内的校规,“很多其实是家庭教育的范畴,但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缺失这一点,所以还是要补上这一课。”  骆晨佳等三位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学生曾对校规的遵守情况做了一次调研。她们认为,禁止游吃对培养女中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对外的自我形象有着重要作用。不过,一些刚进学校的高一新生却难以适应这一规定。调查中仅有12.5%的同学表示她们从不在校园中游吃,而有65%的同学表示偶尔会游吃,仅有22.5%的同学明确表示她们会游吃。  专家:读懂“心”方能管好“人”  一些学生表示他们能理解学校的出发点,但是管得太严格限制了正常的男女生交往,而对“防早恋”也起不到实质作用。“这些规定只能管住大家的行为,但是管不了想法。”  记者还采访到部分学生家长,他们表示支持学校在管理男女生交往方面的规定,“高考竞争这么激烈,学生当然要以学业为重,管得严格些有好处。”  当“学校强势介入学生的吃喝拉撒”,专家认为,对于超出学校管理范畴的干涉,无论其初衷如何,本质上都是不允许的。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师麻美英认为,中学阶段正好是学生比较叛逆的阶段,禁止性的规定会造成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对立,所以即使学校出发点是好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学校与其拿条条框框限制学生,不如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校模糊了“校规”和“家规”的界限,对于学生的个人行为,尤其是校外行为,自有社会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进行约束。“超出学校的管理范畴去干涉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与个人空间,就是越权。无论有怎样良好的初衷,从本质上讲,都是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