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菩萨蛮大一柏地》的全诗是什么?

《菩萨蛮大一柏地》的全诗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菩萨蛮大一柏地》的全诗应该是:

《菩萨蛮·大柏地》作者: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大一柏地》的全诗是什么?

段落赏析

此词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接着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而舞?仿佛诗人将自己溶入其间; 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谁来掌握?令人读起来就是诗人自己,他就是这样美景的绘图人,这美景的变幻者,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

然后从空中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黄昏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烁着绮丽的暮色。这三、四句中,虽然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但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其中一个"复"字就显得比"却"字有重量,更肯定,"却"字却更婉转、更轻一些。而且第四句的风物也呈浩然大气,尤其是"阵阵"二字,有浩荡铺展之势,"关山"二字也是从大象入手,最后一个"苍"字显得气韵悠荡,无边无涯之感回荡于心头。

下半阕起首二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上半阕整个是写今日风景(即 1933年夏天大柏地的风景)。当年的激战如今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弹洞。这些追忆并非随意道来, 它将立即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新意境:"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发现, 因为在一般人的眼中,弹洞点是不好看的东西,但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喜。就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它在夏日黄昏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美丽。因为它展示了一种新风景,诗人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

主题赏析

这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山之美跃然于目前。回忆是美好的,只要成为过去就会变成亲切的回忆, 尤其是诗人要在这里凭吊昔日得胜战场,而身边的夏日黄昏的美景宁静而清翠。仿佛感恩的大自然此刻也懂得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诗人毛泽东在这里没有像写《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或那两首《渔家傲》反第一、二次大"围剿"那样以"天兵怒气冲霄汉"的壮怀激烈之情,直抒胸臆,即景写诗斥敌;而是轻松地慢慢地驻足细看,留恋光景,回首当年。

古往今来,吟咏战地的诗文,不胜枚举。如唐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曹操的《蒿 里 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发出"独怅然而涕下";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亦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等,无非是描绘战地凄惨景象,或抒发个人感慨,或表达惆怅心情。

诗人打破以往陈旧的模式和内容,以乐观豪迈的激情,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战地风景,歌颂革命根据地军民携手并肩,同仇敌忾战胜敌人的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气概。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