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习俗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第一个习俗是吃七巧果。
每到传统节日,都会有独特的美食参与,七夕节当然也不例外,七夕节的专属美食就是七巧果。七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并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样。《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在宋朝,市街上就已经有七巧果出售了。
第二个习俗是祭拜织女。
这个活动一般都是女性参加,几个人提前约好时间,大部分是在晚上举办。晚上在月光下摆上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置好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前,一边吃瓜果点心,一边向织女默默许愿。
第三个习俗是穿针乞巧,这应该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朝。
《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在七夕节这天,各家各户的女人女孩都会走出家门,大家聚在一起,一边猜测牛郎织女的相会场景,一边拿出自己的针线女红,通过穿针的方式乞巧。
第四个习俗是晒书晒衣服。
晒书晒衣服的习俗在古代非常的流行,有很多小故事都记载了人们会在七夕节这一天晒书晒衣服,去去霉气。不过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豪门富士炫耀财富的场景了,引来了不少文人墨客的鄙视。
第五个习俗是为牛贺生。
七夕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对此不会很陌生,而作为其中的关键,老牛想必大家也是非常熟悉的。据传说,老牛为了帮助牛郎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来,借着牛皮过天河见织女。为了纪念自我牺牲的老牛,人们每逢七夕节就会给老牛贺生,表示对老牛的敬重。
第六个习俗是种生求子。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习俗,在七夕节前几天,人们会在木板上铺上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入碗中,等它长出嫩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成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叫“泡巧”。
第七个习俗是拜魁星。
不过这个节日和七夕节没有太大的关系。民间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要考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为了能金榜题名,读书人会在这一天祭拜魁星。魁星就是魁斗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课,也叫魁首。古代士子考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里面的魁指的就是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