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地震为何和我们熟悉的惨烈地震不太一样?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新西兰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新西兰曾被称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也是电影《指环王》和《霍比特人》三部曲的拍摄所在地,风景优美宜人。然而当地时间14日凌晨,新西兰南岛中部地区发生8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引发较大海啸。目前估计损失数百万美元,据新西兰官方发布消息,目前有2人遇难。新西兰自然灾害预警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地震发生后到当地时间14日8时为止,又发生了大大小小余震几千次,其中5.0级以上余震20几次,最大余震达到6.2级。
新西兰属于多震国家,每年有记录的地震大大小小多达15000起。那么,新西兰到底为何如此频繁地发生地震?新西兰的地震与别的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身处地震带交错处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是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在板块交界地带,岩层通常易破碎,地壳也比较活跃,地球内部的能量容易释放出来,因此也更容易发生强烈地震。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其中环太平洋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绝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新西兰国土位置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地带)
在新西兰,每年都会发生成千上万次地震。其中大多数地震震级很小,只有约200次地震能被人类感知,造成大范围破坏的大地震更少。这些地震表明,新西兰的地质运动非常活跃,它们在继续塑造新西兰的壮观山地景观。新西兰的大多数地震发生在西南部峡湾到东北部的东北角之间,它是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
在地震高发区中,最危险的大城市就是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其次是黑斯廷斯和内皮尔。自从欧洲殖民以来,这些城市都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早期欧洲殖民者刚到新家就要面对地震多发的事实。1840年5月26日,尼科尔森港的殖民者首次遇到连续地震和余震袭击。如今,地震已经成为新西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已经习惯了应对地震。每年,新西兰都会发生至少1次里氏6级以上的大地震。
百年练就抗震本领
尽管新西兰地震频发,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却不大。自从1840年以来,共有450多人在新西兰大地震中遇难,这要得益于新西兰的公共教育和严格的建筑规则。
新西兰地震委员会(EQC) 在该国实行许多有关地震的公共教育,包括提供有关地震灾害的信息、减少或预防地震灾难损失的方法等。EQC的赞助商还在新西兰的Te Papa博物馆举行地震灾害展览,并开展大量社会宣传活动。此外,EQC还在新西兰主要电视台或媒体上发动广告宣传,阐述地震对新西兰的威胁,并介绍可以抗震的安全房屋标准等。
(新西兰地震后道路受损严重)
除此之外,早期殖民者很快就学会了在地震多发地区使用恰当建筑方法的重要性。1848年发生在马尔堡的大地震,导致惠灵顿的砖砌建筑损失惨重,当时该市居民主要利用木材重建。在1855年发生的8.2级大地震,惠灵顿市的建筑损毁有限。此外,黑斯廷斯和内皮尔的许多砖石建筑也在1931年大地震中受损严重。为此,新西兰制定了新的建筑规则,所有新建筑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防震因素。
新西兰地震多发区的建筑都是所谓的“轻型木结构”,多数只有2层高,砖石材料仅仅用于外墙装饰或建造房顶烟囱。在地震中,即使外墙倒塌,整栋木结构的房子也不会崩溃。新西兰人口还不到500万,疏散的人口密度让新西兰拥有足够的空间让民众居住在独立木屋中。
(独立木屋对新西兰人来说并非奢侈品)
正是由于地震频发,新西兰是第一个开发并应用地震隔离系统设计的国家,“结构隔震技术”在新西兰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研究历史。直到今天,新西兰在结构抗震工程领域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1931年,新西兰的内皮尔和黑斯廷斯两大城市发生了7.8级大地震,导致258人遇难。许多人都是被倒塌的建筑砸死的,还有人死于无法扑灭的大火,因为城市用水管道在地震中断裂损毁。
(新西兰地震后房屋内部情况)
自从那以来,为了预防建筑物和桥梁在大地震中倒塌,各国在设计和建筑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可是在2011年2月份发生坎特伯雷大地震中,依然有许多建筑倒塌。而许多老式建筑依然坚挺,城市生命线(包括水管和天然气管道)的设计获得更好改善。
科学家是如何测量地震震级的?
科学家们目前还无法精确预测地震将会何时发生,以及何处会发生地震。但是他们知道,大多数地震发生在断层上。在新西兰,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最有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区域。在这些地方,抗震建筑和人防规划有助于帮助挽救生命。
目前有两种方法可以测量地震震级:一种是里氏(Richter)地震规模,主要度量地震强度大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等级,从3.5级以下到8级以上。新西兰有记录以来最大的震级就是1855年的怀拉拉帕地震,达到里氏8.2级。
另外一种是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主要是测量地震对不同距离特定地点所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人类伤亡或建筑物损毁情况测量。麦加利地震烈度MM1到MM12,其中MM1只有少数人能感觉到,而MM12意味着全部损毁。
地震后迎来婴儿潮
纵观新西兰历史,每次地震之后,新西兰人都仿佛经历了新生。在受地震影响的地区,震后的医院产科病房几乎爆满,许多新生儿不得不被转移到该国其他地区医院中。研究表明,怀孕期间压力增加会促使早产的荷尔蒙上升。每次大地震过后,新西兰地震灾区的出生率都会有所上升。
但是出生率不会在自然灾难发生后立即上升,而是大约在9个月后。举例来说,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大地震9个月后,迎来婴儿出生高峰期。2010年1月12日海地遭遇破坏性大地震袭击9个月后,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自从那场灾难发生以来,海地城市地区出生率增加了2倍多。
当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发生地震后,大多数医院无法提供服务,这意味着大多数女性无法获得避孕措施。与安全套减少趋势相反的是,地震幸存者可能发生更多性行为,因为性爱是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自然灾难过后,人们会慢慢尝试重建生活。很多女性会找新的伴侣,以便获得保护。
此外,因长期禁闭而发疯也是促使出生率增加的因素。1965年11月份,纽约市经历了长达10个小时的灯火管制9个月后,出生率似乎也有所上升。每当灯光熄灭时,人们之间的互动反而会加强。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科学公民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