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歌的歌曲赏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古老的歌》具有浓郁的巴渝民歌风味,由首尾的衬腔和二段体构成。歌曲的旋律朴素真挚,富有深深的眷恋与追忆之情。整个歌曲贯穿着三连音节奏,使诉说性与口语性得到突出,唱起来荡气回肠、听起来真切感人。中国国内声乐界演唱此歌最受欢迎的歌唱家当数上海音乐学院廖昌永教授,他用自己独特的声音品质、非凡的演唱技巧和饱满的演唱激情,赋予了这首歌曲活的灵魂和经典的韵味,创造了当代声乐演唱领域的一大奇观。
《古老的歌》的词作者用的是通俗的、口语化的语言,却描绘出了一幅穿越古今、意境深远的巴山帆影渔火图。从如泣如诉的歌词中,似乎听见了巴渝先民苍凉雄壮的船工号子,似乎看到了在朗朗月光下穿越于激流险滩中的片片渔舟。勤劳智慧的巴人先辈千万年来在劳动中创造出、积淀下的不朽文化,值得追寻和弘扬。祖祖辈辈唱过的歌,就是悠久的历史所锤炼出的歌,就是在巴渝的崇山峻岭中孕育和被峡江的汹涌激流冲刷出的歌。
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廖昌永教授在演唱《古老的歌》时,对这首歌不同的曲式结构及词曲段落,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手法,深刻地、抒情地表达了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廖昌永教授的演唱准确地把握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感情,对作品的歌词内容与音乐特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是因为,作为土生土长的巴蜀儿女,他对作品反映的生活场域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才使《古老的歌》能够被他演绎得情真意切。
《古老的歌》的词、曲元素艺术性强、感染力强,可以说达到了词和曲的完美结合,加上廖昌永教授高亢深情地演唱,展现出了歌曲的震撼魅力。首先,管弦乐的前奏,如排山倒海、气势磅礴。双簧管的间奏,如山涧溪水,涓涓流过。廖昌永教授的演唱又是那么宏亮深沉,如诉如说。每一个音符,都撩拨着受众的神经,每一句歌词,都叩击着听众的心窝。无论是在演唱的现场还是欣赏碟片,都会使人仿佛看见了巴山的日出、月落,看见了川江的帆影、渔火,感到了家乡父老的呻吟、欢乐。在这首《古老的歌》里,有他、有你、有我,无论是谁,都会感觉到自己随着音符的流淌,便慢慢地成为了歌曲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无声则无情、无情难称歌”。古老的歌之所以堪称经典,词曲的优秀固然重要,是歌曲成名的基础。然而,如果没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内生情感驱动,不能形成“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就不可能形成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古老的歌》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词、曲作者和演唱者三方的倾情演绎,使《古老的歌》成为了“这是我要找的歌”和“我想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