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雷暴日?我国平均雷暴日数最多的地方有哪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东西南北纬度和经度大交叉,闪电分布也大不相同。在我国,东经105度东东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随着纬度的减少而增加,但长江以北地区的这一变化规律趋势并不明显,但长江以南地区的这一变化规律比较明显。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40天。长江两岸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略有增加,为40-50天。两广地区的年平均雷雨天数增加到70 ~ 100天。另一方面,海南省中部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120天,最新数据为130多天,是我国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低于同一纬度离海岸稍远的地区的雷暴日数。江湖流域、河谷平原的年平均雷暴也往往是东纬其他地区的数字。这是因为上述地区受睡眠影响,下半年近地层气温低,形成了可能引起强对流运动的不稳定层结,年平均雷雨天数较少。新疆、甘肃、内蒙古广大沙漠和戈壁滩地区、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等因气候干旱,年平均雷暴日数较少,通常不超过10天,是我国平均雷暴日数最少的地区。地势高、地形复杂的山丘地区,年平均雷雨天数往往高于同一纬度的其他地区。例如,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西部等山区年平均雷暴日数比东纬内陆地区多20 ~ 40天。由此可见,我国年平均雷雨天数南方比北方多,山地比平原多,内陆比沿海地区和江湖流域多,具有湿润地区过度干旱地区的地理分布特征。
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位于我国南端,是比较大的岛屿和半岛,两个地区被狭窄的琼州海峡隔开,西部与北部湾相连。这种海陆分布在夏季6个月(5-10月)特别有利于热雷暴的发生。因为夏季半年的白天,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海峡两岸的陆地表面迅速升温,周围海域因海水热容而海水温度缓慢上升,海陆之间形成热循环,陆地土壤为上升气流区,海洋为下沉气流区。这种海陆热循环的形成对江大流的发展非常有利,因此白天中午前后形成局部对流云系,容易引起阵雨。
气象系统的影响给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雷雨。春季(3-5月)华南地区战线低区活动频繁,给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带来春雷。在5 ~ 8月4个月的时间里,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上空经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书脊的边缘,地面位于西南低区前部。在这种天气形势下,两个地区从地面到高空,偏南气流盛行,水分充足,空气中经常储存着相当多的不稳定能源。两地雷暴也经常因此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