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佥事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教育部佥事是什么意思?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里,鲁迅出场时,字幕标明其身份是“教育部佥事”,这是何种级别的官职呢?《汉语大词典》解释说:“佥事,官名。金置按察司佥事。元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佥事。明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佥事。”如秩正三品的都指挥佥事,还有四品的卫指挥佥事,都属于指挥使的助手,有的负责军事练习,有的负责管纪律。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抗倭名将戚继光继承了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清代初期沿置,乾隆十八年(1753年)废。清末改制,部分机关有设,地位高低不一,多在参事之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各部亦设佥事,为中央官署中的中级官员,分掌各厅、司事务。如鲁迅就曾任教育部佥事。1912年2月,鲁迅经好友许寿棠的推荐,进入蔡元培任总长的教育部工作。同年8月,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任命他为教育部佥事。《鲁迅日记》载,1912年8月,“22日晨见教育部任命名氏,余为佥事。”注释说“指任命鲁迅为教育部佥事。临时大总统8月21日任命周树人等32人为教育部佥事。8月26日鲁迅又被委兼任负责文化、艺术等方面工作的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按当时官制,‘参事’、‘佥事’都由总长推荐,总统任免。”鲁迅在一篇杂文《从胡须说到牙齿》中也提到:“我曾经是教育部的佥事,因为‘区区’,所以还不入鞠躬或顿首之列的;但届春秋二祭,仍不免要被派去做执事。”在北洋政府时期,政府各部的最高首长为总长,副职为次长,以下设参事、司长、佥事、科长、主事、科员。当时不设处这一级,司下面便是科,而“佥事”是司长的助手,相当于副司长或司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