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泾干中学的泾中校史

泾干中学的泾中校史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1938年3月7日,私立泾干初级中学在县城东关显神庙内开学上课,从而结束了泾阳县无中学的历史。这所学校虽称“私立”,其实并无财东提供资金。它的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经历了相当曲折的过程。自清代乾隆年间到清末,泾阳县城曾经有过瀛洲、味经、崇实、泾干四大书院,闻名陕甘两省,出过不少英才。但是,民国初期,军阀割据,兵连祸结,加上1929年的年馑,农村经济破产,教育事业随之衰落。抗战前,十多万人口的泾阳县仅有两所高小,而无一所中学。1933年,泾惠渠通水,泾阳位居上游,深受其利,农商迅速恢复,经济日渐繁荣,改变教育落后面貌遂成为人民的一大愿望。抗战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日寇紧逼潼关,西安出崖可危,省城学校有的停办,有的外迁,泾阳在西安求学的青年纷纷回家失学。面对此情此景,教育界同仁更加忧心如焚。1937年秋,县教育局长张善学,姚小校长吴成襄趁教育部督导员于尔轨来泾视察之机,向其提出在泾阳创办中学的倡议。于尔轨点头赞同。此后,张善学,吴成襄遍访各界名流,征求办学意见,得到广泛支持。泾过协商,公推张善学、吴成襄、庞继震、张伯修、赵仲玉、樊纯如、王菩僧组成校董会,领导办校工作。校名定为“泾干”。校址选在东关显神庙。经请示县政府同意,从“烟膏局”税款中拨出500元,作为开办经费。由庞继震担任校长,由张善学,由少蕴,段武东等公职人员兼任教员,都是义务供职,不拿薪金。1938年春,招收春二九级学生30名,3月7日开学上课,泾阳第一所中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庞继震,本县县城人,大革命时期参加过共产党,办过平民夜·校。他担任泾中校长后,以“战时教育”为宗旨,适应抗战需要,增设了军事训练等课程。他既当校长,又当教员,还兼办杂务,办学热情极高。可惜,时间不长,身体有病,加上办学经费难以为继,只好辞职让位。庞继震辞职后,教育局长张善学兼任校长。不久,又请张伯修任校长。万事开头难,新生的泾中在经费拮据的情况下,顽强地渡过了第一学期。1938年暑假,校董会请来高兰亭任校长。高兰亭,本县王桥人,“五四”时期毕业于北平大学。1927年国民党“清共”时,一度担任江苏省镇江公安局长,有严重的反革命历史。其后,在国民政府监察院供职。南京沦陷前,国民政府,“减员迁都”,高兰亭被裁减,返乡闲住。。·高兰亭任校长,一心要把泾中办成“南开式中学”。1938年暑假,招收秋三O级学生40多名,显神庙容纳不下。高兰亭设法借到“中棉公司”两间仓库,解决了问题。他四出奔走和广发函电,募捐到一批经费。当时,于右任先生除捐助一批图书仪器外,还汇来法弊1000元。至此经费困难,有所缓解。

1939年春,招收春三O级学生50多名。这时全校三个班100多名学生,显神庙和“中棉公司”仓库又容纳不下。经请示县政府批准,学校迁到城北的北桑园。北桑园有公地60多亩,房屋10多间。适宜办学.遂成为泾中的永久校址。1939年春,春二九级学生首先迁入北桑园,一面读书,一面建校。由于经费有限,高兰亭取得当局同意,动员民工拆永乐村的三贤亩、娘婆庙和社树的东宫寺,运回砖瓦材料建校。建校匠工由各乡动员。搬砖运瓦,担水和泥等小工活,全部由学生承担。从1939年春季动工,不到一年时间,建成教室4座、会议厅1座,宿舍27间,畜水池一个,大操场1个,还修筑了一条通往县城的人行便道。随后,组织学生在校园栽花植树,泾干中学初具规模。

1940年秋,春二九级学生即将毕业。这时的泾中,尚未在省教育厅立案。毕业生能不能按时拿到毕业证,这是问题。教育厅不给立案的理由是:泾中缺乏足够的办学基金。于是,高兰亭找西关棉花店经理李秀堂商量办法,请李秀堂出具证明,说泾中在该店存有5000斤棉花(即足够的办学基金)。李秀堂的证明上报后,教育厅信以为真,才给泾中办了立案手续。毕业证等问题,也随之解决。

1941年,国民政府裁减县教育局,有关业务并入县政府教育科。裁减前,教育局长是杨和初。杨和初取得当局同意,将教育局的500多亩学田和十多处房产移交给泾中,由校董会经管。杨和初以常务校董的身份驻校,掌管财务。泾中有了校产收入,加上学生缴的学费(每人每学期2斗小麦),每年收入在6万斤小麦以上,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在建校的同时,高兰亭千方百计,选聘优秀教师。先后聘任的专职教师有许冷梅、赵仁敷、刘朗如、田克恭(共产党员)、李一青(共产党员)、原禾森(曾参加共产党、共进社);兼职教师有陈德懋、李廷桢、尉子嘉、陈伯言等。由刘朗如兼教育主任,张扶弱任事务主任,刘朗如因事离校后,又请来原省立图书馆长刘振支任教育主任。当时,西安高中,同州师范因躲避日寇飞机轰炸迁来泾阳。高兰亭还从这两个学校中聘请候良弼、杨曙天、李世芳、王修甫等著名教师给泾中兼课。1939年春,张善学辞去教育局长职条,来校任国文教师。有了这样一支课程配套,品学兼优的教师队伍,加上严格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1942年暑假,泾中秋三一级毕业生中有23人报考西安南郊兴国高中,除一人因病中途退出考场外,其余22人一榜录取。兴国中学校长李瘦枝,对比深感钦佩。他说:“今后,泾中学生报考兴国,一律免试入学”。泾干中学出色的教学质量,还受到了当时的教育部的嘉奖。教育部派人送来奖旗,上写“再接再厉,更创优异”。高兰亭办校初期,不准党团进入学校。但是,进步师生在党的地下组织领导下,不仅在泾中建立起“民先队”、“西青进”等组织,而且成立了党的地下支部,秘密地开展着革命活动,这些情况,高兰亭当然无从知晓。可是,难免为国民党的耳目所觉察。1942年5月,陕西三青团头子杨尔瑛便闻到了风声。杨尔瑛派干将翟文凤到泾中发展三青团组织,妄图抵制进步思想的传播。这时高兰亭却改变了原来的态度,竟让杨尔瑛为所欲为。虽然如此,但在广大进步师生的共同抵制下,国民党的区分部始终未在校内建立起来,思想阵地的主动权依然掌握在进步师生手中。

到1943年,高兰亭主政泾中已有六个年头,在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六年来,泾干中学取得了很大成绩。身为校长的高兰亭,本应谦虚谨慎,再接再厉,使泾中迈出更大的步代。不料,他却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以教育家自居,说什么“南开有个张伯苓,泾中有个高兰亭”。他本来就性情急躁,再加上倨功骄傲,势必使初步积聚起来的办学力量受到伤害。许冷梅、田克恭、李一青、原禾森等办学骨干,相继离校。校内人心不齐,矛盾接踵而至,教学秩序紊乱,教学质量滑坡,社会各界反响强烈。高兰亭无法可想,于是辞职。1944年8月高兰辞职后,刘振支任校长,刘尚达(民盟成员)任教务主任,张善学任训育主任。同时,聘请声望卓著的孙崇甫、王文祥来校任教,加强教师队伍。刘振支学识渊博,精通中外历史,既当校长,又当教员,以身作则,严谨办学。他主张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并提出“四之”办学方针,即“广收之,苦教之,精考之,严汰之。”刘振支在刘尚达,张善学的协助下,建立严格的考试制度,三门课不及格即予降级;考试作弊,一经发现,轻者降级,重者开除,不看情面。

1945年下学期,又在初三六级试行了荣誉考试制度。与此同时,刘振支狠抓校风建设。他常引用一句古语说:“风气之变奚至乎?曰:一、二人始之”。他发现好人好事,立即表扬鼓励;看到坏事露头,马上设法制止。不到一年,学校秩序井然,学生苦读成风,教学质量快步回升,泾中从此进入中兴时期。1945年,泾阳城乡大户又给泾中捐助了一批资金。同时,拆下县城西南养疾院庙的材料,用来扩建学校。1946年上半年,增建了四座教室和一排宿舍。同年下半年,增设高中,招收高三八级学生一个班。从此,改名“私立泾干中学”。·增设高中后,刘振支又聘请著名人士党修甫、李博文、李武辰、田云溪李梦烈等采校任教,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学业水平,随之更加提高。高三八级赵毓明、高三九级梁存宝,都在上海《英文周刊净上发表过短文章。高三八级邓彩兰在《秦风工商联合日报}上发表文章,题目是《麦忙展望农村情况》,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苛捐杂税、横征暴敛的罪恶,影响很大。为了丰富校园生活,刘振支、刘尚达、张善学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各班成立“小图书馆”,集中同学们手中书刊,专人保管,轮流传阅。鲁迅的《彷徨》、叶圣陶的《稻草人》夏丐尊的《文心》等进步书籍,趁机进入学校并广泛流传。张善学阅读《秦风工商联合日报》时,用红笔加以圈点批注,然后,在阅报栏张贴,引导师生阅读。他还将报上有关原子弹、联合国、政治协商会议的资料,剪集成册,供师生借阅。张善学曾因此而险遭国民党的迫害,但是,他依然乐此不倦。刘尚达等进步师生成立“青年剧团”,排演了《万世师表净、《抽水马桶》、《冒牌秘书》等话剧。大型话剧《万世师表》,在泾阳、三原上演后,受到广泛的好评。不幸的是,1946年2月,张善学因肺结核发作而离职。1947年10月,年仅42岁的张善学因病逝世。他将自己一生的最后十年献给了泾阳第一所中学,可歌可泣!张善学离职后,孙崇甫接任训育主任。下半年,孙崇甫又接替刘尚达为教务主任。孙崇甫是陕西民盟主要成员。他根据民盟负责人李敷仁(共产党员)的指示,在泾中积极开展青年工作。他在做好教务,训育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向青年介绍国内进步人士的活动情况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情况,并且组建起由邓彩兰负责的“民青”地下组织。“民青”对原有的“时潮社”:“沙驼社”、“野马社”、“虹霓社”加强领导,出墙报,演节目,努力宣传进步思想。同时,利用读书报告会的形式,使恩格思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革命书籍,在校内广为流传。“民青”的活动,很快帮助师生提高了革命觉悟。“三/k'节时,讨论妇女解放问题;国民党暗杀李公仆,闻一多、杜斌丞后,开大会声讨;还开展了“反内战、反饥饭、反独裁”等活动。与此同时,“民青”成员搜集反动派的有关情报,向地下组织反映邓彩兰还设法掩护延安来的迟于锐同志开展秘密活动。当时,三青团准备搞一次反苏游行,但在全校进步师生抵制下未能得逞。时间不长,孙崇甫的进步活动被反动当局觉察,并有被捕的危险。他不得不在1948年暑假,秘密离开泾中。孙崇甫离校后,刘振支请李梦烈任教务主任。李梦烈既重视教学质量,又重视引导学生思想进步。1948年8月,从延安迁回泾阳的卢育民同志来校,委托李梦烈联络一批青年“北上”革命,李梦烈在张从悌、韩国柱等人的协助下,经过一番曲折的斗争,于1949年1月19日至3月底,分三批组织张恒明、胡存福、赵孟孝、赵有恒、郭力佳、尚光秀、刘继邦,张从权、吴永涛、赵克勤,候三民、郑景民等六十多名师生“北上”。张从悌、韩国柱、李梦烈也先后进入边区,投入了党的怀抱。刘振支本来不参加党派活动。可是,他深知青年代表着未来,十分爱护青年。在进步师生酝酿“北上”的过程中,他不时透露一点反动当局的动向,提醒“北上”师生注意安全。免遭不幸。这次“北上”的成功,刘振支校长也功不可没。

1949年5月,关中解放。8月24日,三原专署通知:私立泾干中学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泾阳县立泾干中学”。同时,指派台通、郭育章等同志组成校务委员会,负责接收工作。8月底,陕甘宁边区政府任命负通为副校长(校长暂缺)。随后,按照边区政府《关于中等学校改革的指示》,对旧的教学机构和教材进行了改革。从此开始,泾干中学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走上了康庄大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泾干中学取得了飞跃发展: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先进的教学设备逐步完善,教师队伍日益强大,教育质量空前提高。

现在的泾干中学已成为完全高中,有300多名教职工,近70个班。私立泾干中学到现在,泾干中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出色地完成了历史赋于的光荣任务。历史的巨轮,正在向二十一世纪飞奔。

泾干中学的泾中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