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故乡的元宵》原文是什么?

《故乡的元宵》原文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故乡的元宵》,作者汪曾祺。

全文: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

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有几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

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

格炸炸,格炸炸,麒麟送子到你家……

我对这“格炸炸”印象很深。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状声词?状的什么声呢?送麒麟的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也很简单。

送麒麟的来了,一点也不叫人兴奋,只听得一连串的“格炸炸”。“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给他们一点钱。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输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大家都没有赌兴。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

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

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

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

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

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

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

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

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嗤——灭了。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

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故乡的元宵》原文是什么?

原文赏析:

作者汪曾祺有着浓烈的乡土文化情怀,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写下了大量的忆旧怀人,谈论人性,描摹世态人情的散文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壮写故乡的风俗民情的,《故乡的元宵》写的就是故乡元宵节的习俗。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

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

本文的美在于其有外在的语言美,还有其内在的意蕴美,这种美往往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因此,对于感悟能力还不够的小学生来说,要采用多样的方式,多变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还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本课中有很多重点句子需要我们揣度品味,如:“没有狮子灯,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是一个排比句,连续用了五个“没有”,说明故乡的元宵活动很少,一点儿都不丰富。

读下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突出了故乡元宵那份特别的安静。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孩子带着想象去读,带着梦去读,带着内心中平和的喜欢去读。

所以,本课教学中时刻提醒自己给学生创设主动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深入地、广泛地、自觉地读书,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语文课堂只有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才能找到“真”的栖息地。

汪曾祺“平淡而有味”的散文语言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赏析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通俗中的美,浅淡中的浓,都是孩子们所难以体会的。

在本课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受,恰如其分地教给学生赏析美点的方法,并明白从哪些角度去赏析,如,遣词造句、句式特点、语言特点、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等几方面去。

如孩子们感觉最枯燥的,却越品越有味道的部分“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北北市口有个捏面人的。……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乍一读来,感觉索然无趣,可是细读细品时,却真正发现这才是作者语言通俗的最真体现,结合实际生活,孩子们却找到文字与自己联想的切合点,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这也让读者切实感受到了这样的散文离自己如此之近,没有丝毫的做作,这才是生活的真实流淌。再如,“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种薄薄的凄凉。”

读了这句话,读者仿佛感受到了作者心中的淡淡的忧伤,“凄凉”一词本来是冷落的意思,而加上“薄薄”,则表达了作者坚元宵即将过去的一种不舍和淡淡的惆怅之情。

而课文的总体基调还是明朗的。生活悲苦的人们都可以乐观积极面对,坚忍的精神面貌跃然纸上,这也充分体现了汪曾祺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

引导学生学习散文,就如同一个人、一棵树、一朵花、一泓清泉、是不可随便割裂的一样,万不能将其“碎尸万段”,因此我在本文的“散”与生活的“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并用心地带领着孩子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寻找生活的方向:你所了解的元宵节有什么特色活动。

通过本板块的学习,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传统佳节的喜爱,关注自己当地的元宵节的特色活动,同时对本板块的学习做一次梳理与小结。那么在此,揭示文题,总结写法不失为点睛之笔:再读本文的开头结尾,体会其妙处。

再结合详略部分,可以让孩子们凭着感觉,凭着理解,在交流讨论中真正走进了作者的文字: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本篇文章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详略得当,其中走马灯部分是详写,细而不乱,而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则一笔带过。这样得点突出,中心明确。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文章不仅没有主次,中心也被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