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个人的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有人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谁说的?
我想要是他读过《岳阳楼记》应该不至于问这样肤浅的问题。
不过转念一想,闻道有先后,也许提问的朋友确实只是听过这句全篇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备受推崇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的展现。所以沽酒客不应该有什么鄙视感,那我就毕恭毕敬地回答一下。
这句话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实际上,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自己没有到过岳阳楼,他却给后人描绘了最浪漫和最具家国情怀的岳阳楼,当然实际上,古人写作所厉害的地方,并不是写地方的本身,它往往是借物言志更能让人感受了一种文字的震撼力。
而我们今天一些人写东西啊,总说小孩子或者大人写得不好,他除了这个应用文和公文以外,实际上其他文章都不能直来直去,没有立意的文章,就是没有灵魂的文字,即便给了再多成语和华美的辞藻,也是毫无生气的堆砌罢了。
当然,要是各位明白这些道理的话,估计写出来的文字就有感染力了。
小时候我不明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不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知道中学不把它背下来,可能考试的时候会吃大亏。好在我是个人喜好文学,对此没有厌恶感,而且记忆力还马马虎虎,至今还能大体背诵,这也是传统文化给予我的营养。
民国忧郁派文人郁达夫在《乙亥夏日楼外楼坐雨》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而岳阳楼的著称于世,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范仲淹的那篇惊世著作《岳阳楼记》。要不然说实话,你去现场看看,虽然也是流传至今,绝对跟岳阳楼记你所读懂或者想象的差别很大。
这让我想起自己家乡的江山平远堂,南定楼,海观楼等等,也有一些大家光顾,可惜没有流传开来,要不然大约能被保留下来,要不说重视人文传承,对地方影响很大呢?这个东西,恐怕好久都难以让一些人理解。
范仲淹的伟大在于,《岳阳楼记》写给自己失意的好友滕子京,这其实是一对政治上的难兄难弟。此文只是应岳州知府滕子京之邀请在饶州写成的。范仲淹和滕子京都是宋仁宗祥符年间同榜进士,两人应该脾气相投,既是同僚又成为好友,不过命运又让为人正直的他们遭受诬贬,范仲淹罢参知政事,知邓州;滕子京由左司谏贬为岳州知府。滕子京上任为人民办了许多好事,“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其中一项就是重修面对洞庭湖的岳州西城楼。
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岳阳楼记》里行为如此洒脱和意气风发,与二人的处境并不相符,但是其内心强大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却无时无刻不在这篇文章中体现,而且因为没有到过岳阳楼,他
有落入抄录前人记录狭隘写景的窠臼,首先他坦诚地告诉我们“前人之述备矣”,明示楼之形状并非笔墨中心,可以留白而不提。而以更多笔墨,把八百里洞庭风光描绘得惟妙惟肖,绘声绘色,不惜文字,泼墨如注。看似文章重心,实则为最后自己的忧乐观做铺垫。用洞庭湖水的波澜,衬托自己胸中的波澜。这就是大家的风采。
所以即便近千年下来,范仲淹这篇文言散文依旧是中国散文星河里最耀眼的一颗。当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点睛之笔,确实也让人敬佩,我曾经自问能做到吗?可不敢轻易回答,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