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它具有以下四方面主要特征:
1、上善若水,兼容并蓄。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吴地沿江环湖,境内水道纵横,河港交错。人民食则稻鱼菱藕,居则枕河人家,行则舟桥两便,业则渔殖蚕桑。在明清时期则成为中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随物赋形,融汇百川,吴文化成就其水文化鲜明特征
2、崇文重教,经世致用。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同样赋予了吴地人民聪慧阴柔、崇文尚雅的性格特征。富而思礼,安而重教。吴地文风兴盛,清朝全国114名状元中,江苏有49名,近乎其半,其中苏州籍状元26名,比例过半。
3、柔中蓄劲,雅不废俗。
至柔者至坚,吴地水文化中“隐者”和“道家”的元素发展到极致,便呈现出另外一种面貌,诚如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中普通市民呈现的“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犹有先秦时期吴地先民“轻死易发”的遗风。吴地长时期高度繁荣,士农工商等百业融合发展,市民文化和士大夫文化互相影响,则带来雅俗并举的别样风貌。
4、惟精惟新,人巧天工。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数千年风流继世、繁华迭代,吴地传统手工技艺之精致精雅难以置信,子冈玉,供春壶,是一代大匠“技进乎道”、“匠人匠心”的生动体现。除吴地及国内外博物馆藏的丰富珍贵文物外,还有大量的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文化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吴泰伯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具有74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所不可比拟的。
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泰伯浩气存千古,肝胆留人间。世上有“江南文化始泰伯,吴歌如海源金匮(金匮即今无锡)”之说。
泰伯南下,把周朝的诗歌和无锡地区的土(山)歌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吴歌,促使古老的所谓“荆蛮文化”和北方文化结合而发展成为吴文化,无锡是发祥之地,创出了无数的光辉灿烂的无锡山歌、田歌、村歌、渔歌、圩歌、船歌、情歌......等,这都是泰伯及其后人的丰功伟绩。
有史记载可知,无锡是具有3200多年历史的古城,随着考古的进展、历史遗迹的发掘及古文物的研究,可以断言无锡的古文化还可以推到更远古的年代,而不只泰伯作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