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举头白云红日低,五湖四海皆一望什么意思

举头白云红日低,五湖四海皆一望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举头白云红日低,五湖四海皆一望什么意思

唐伯虎的一首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看似有点打油诗的味道,前两句更像是顺口溜儿,正像唐江南第一才子在做这首诗时,当人们怀着期待的心情,等着看才子是怎样极言泰山的高时,才子的前两句诗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大跌眼镜,甚至于有些失望,觉得他是胜名之下,其实难符,认为他有点欺世盗名之虞.因为前两句也真的是太平淡了.淡得觉得看不出任何一点才子的风格了.可是,到了第三句,“举头红日白云低,”哦,抬头就是红日了,与红日是近在咫尺呀,在地面上看着的那高天上的流云,此时也显得有些低了,肯定是观察点很高的缘故了.因而突出了泰山的高.而第四句,“五湖四海皆一望,”更是对第三句的进一步补充.什么东西尽收眼底,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东西了.那就说明了自己的立足点是最高的,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诚如此,是不是也说明了泰山是最高的吗?真是神来之笔!  说它神,是因为它的确体现了泰山的高,这与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可惜杜甫一直没有机会登上绝顶.又让人想到了李白的《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句,当然了,唐伯虎的诗中看到的白云很低,那就不会担心有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了,突出当然是泰山的高了.  说它是神来之笔,我觉得它还给人以无边的想像.不是吗?登高望远,看到了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说眼中之物,而是说五湖四海皆一望,眼中的五湖四海是什么样的呢?诗人没有说,由你去想像吧,你想像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就是什么样的.这又让我想到了毛泽东的一首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亦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好一个无限风光在险峰,而唐才子的五湖四海皆一望,险峰望去的无限风光,诗人心中的无限豪情,以及临风而立的从容.所有的一切,全在这一望之中了.  另外,抛开诗人的原意,此诗也诠释了一种奋斗的人生.不是吗?“一上一上又一上”,不是言人生的艰苦奋斗过程吗?“一上上到高山上”,不也说的是奋斗之后的成功吗?一次一次的奋斗,一次一次的成功,小成功积累成大的成功,最后到了人生的巅峰,把所有的困难抛在脚下,把一个个目标甩在身后,最终到达了终极的目标,再回望来路,自然是“举头红日白云低,”经历多了,阅尽人间冷暖,世间春色,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已经不能再挡住前进的步伐,再不能动摇日益成熟的心志了,一切都可俯视,自然是“五湖四海皆一望”了.不是吗?  可是,人的成功,靠天时,靠地利也靠人和,就像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中讲明清历史结出人生成功的要素时,说到的四合,即: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而唐伯虎的这首诗,可以看作以前三合为前提下个人的一个奋斗过程.也就是己合了.四合统一的结果就是唐伯虎自己诗中的境界了.  可是,又有谁能如此幸运地成为四合合一之人呢?就连唐伯虎自己,聪明过人,谁曾想会因一场科场作弊案而身陷囹圄,从此一生失意呢?五湖四海皆一望,无限风光在险峰,风景虽好,只可惜鲜有人到达目的地,好多是由于自身的懈怠而不能尽其全力.这又让我想到了王安石的《游宝禅山记》中的句子:“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也.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问题是,不能尽吾志的人,又是何等之多!  所以,唐伯虎的这首诗,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是人生的一个理想的成功境界.虽然,不能尽吾志的人那么多,虽然四合皆备者少有,但,它毕竟如远方的一盏希望之灯,照亮每一个前行者的心空.  像这样的诗,既可以说是写景,又可以理解为言志,有谁会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