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日本大地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2011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38.1°N,142.6°E,震源深度 20km,引发的海啸袭击了东北海岸前凯地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图2-1)。
图2-1 东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悲惨情景
图2-1 东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悲惨情景
(据http://www.imagebaidu.com/search/index?ct)
(一)灾害损失
1.直接灾损
截至2011年12月22日,共查吵悔亩明15843人死亡、3469人失踪。经济损失预计最高达1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万亿元)。岩手、宫城、福岛、茨城和千叶5个县的农业设施和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害,损失超过8500亿日元。
2.衍生灾害
(1)海啸
11日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啸,从岩手县野田村到该县宫古市长约40km海岸线多数地方的海啸浪高都升森达到20m以上,其中5个地点则超过了30m,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失踪。
(2)核泄漏、火灾
震后,宫城县仙台市发生大规模停电,市内多处发生燃气泄漏,共有84处地点发生火灾,仙台机场全部航班停止起降,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爆炸,3月26日,核泄漏放射量达到 6级“重大事故”水平。日本政府把人员疏散范围调至方圆 20km,转移了17万人。
(二)救援措施
1.日本自卫队参与救灾
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迅速设立首相官邸对策室,集中所有内阁成员到官邸召开了紧急灾害对策总部会议。防卫省也设立地震灾害对策本部,负责与受灾的日本各地进行联系。会议决定自卫队军舰和战斗机受命赶往灾区参与搜救,并派遣8000名救援人员展开救援行动。
2.各国参与救援(略)
(三)灾后措施
1.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总思路
1)为了日本的复兴,必须集中全国的力量在这一代完成灾后重建,不将负担丢给下一代。
2)通过东北的复兴实现日本的复兴,寻求东北地区成为引领未来时代经济社会的可能性。
2.东日本大地震复兴基本方针
1)国家统领全局,支持受灾地方制定恢复计划;“防灾”到“减灾”思路的转变,需要“硬件”上的对策(防波堤、防潮堤的建设等)和“软件”上的对策(防灾训练、防灾教育等)的有机结合。
2)市町村担任复兴任务的行政主体。
3)为受灾者提供及时和正确的援助信息。
4)受灾地的复兴要以“减灾”思路考虑受灾最小化,首先保障人命,其次使财产损失最小化。
5)灾区复兴担负着复兴日本经济活力的先导任务,以此为出发点制作描绘区域未来蓝图的复兴计划,生活的恢复。包括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恢复,临时板房的建设等,更强调生活活动和就业的恢复。
6)为实现东北地区产业的新时代发展,应大力支持企业进入和投资;产业方面,将东北打造成产业和技术密集的区域,实现区域经济的复兴。农林水产业要加快产业基础的恢复,实现整个旅游业的振兴。
7)国家要切实长远地负担起核灾害责任;从核灾害走向复兴。
国家在核灾害中应积极地负起责任,尽快妥善地处理核事故。透明、公开、彻底地查明事故原因并对这一事故作影响评价,有利于取得国民和国际的信任。地震发生初期,日本初期事故评估不当,政府决策失误。东京电力公司在地震发生前“数据造假,隐瞒安全隐患”,事故后,隐瞒隐患,贻误抢险。日本政府需更严肃地处理核事故,形成长远的安全可靠的核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要更致力于新能源计划。
核灾害的法律赔偿法案应尽早制定,因核事故失去的就业机会,应通过振兴新能源补救;辐射量的测定信息应及时发布,并保证标准可信;对于被污染的地域应尽早制定除污染政策,为政府设立专门的核灾害处理协商场所,并形成开放式研究基地;对可能受辐射的灾民实施长期健康管理,研究今后的治疗方案。
8)复兴阶段的工作讲求效率、透明、优先等原则,各府省必须遵循《东日本大地震关联事业详查》(7月21日公布)。
9)重视公众参与,特别是女性、儿童、残疾人等的意见。
10)实现开放式的复兴。指复兴不仅限于灾区,灾区的各种创造性经营模式应向日本全国,乃至世界各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