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说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魏明伦(著名剧作家): 如果我写,会从另一角度 “对什么什么说不”这句话跟我有渊源。最早出现这句话的是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一本书《中国可以说“不”》,这是一本发泄民族主义情绪的书,引起了很大的非议。书中有一章攻击《读者》杂志,我当时马上以“《读者》可以说‘不’”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后被转载多次,可以说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可以说‘不’”这个句式现在已经被用滥了,我觉得这个题目的着眼点在“轻易”二字,也就是对一个事物不要轻易肯定,笼统否定,看问题不要冲动,高兴抬之如天,不高兴按之如地,轻易全盘否定。我估计考生的作文会差不多,因为这个题目从思路上弹性不是很大,发挥空间有限。 如果我写,会从另一角度。比如现在人云亦云,中国人“浮躁”这一弱点很突出,一个流行词出来,就会被反复使用,滥用!用得陈旧,陈腐不堪。比如地震之后,“第一时间”就被滥用,什么都是“第一时间”。 谢有顺(文学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留下空间,有思想暗示性 这个作文题目虽给写作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但要出文采很不容易,因为这种题目有很强的思想暗示性。现在的学生,有动不动说“不”的话语暴力倾向,这在网络语言中尤其如此。但从另一面说,现在的学生又太不会对流行趣味、对个人私利说“不”了。因此现在的学生不是缺乏说“不”或不会说“不”的勇气,而是缺乏思想的中间地带,缺乏以理解、宽容、理性来对待世界和他人的眼光。 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审题不易,题意有三阶梯 感觉今年的作文题比去年要复杂。从审题、把握题意到写得好,有一定难度。首先不是一个作文起草的问题,而是对这个题目的把握,容易在理解人的伦理问题、哲学问题时产生偏差。把握题意,有三个阶梯:一,“不要轻易说‘不’”,那“轻易说‘不’”意味着什么?二,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说“不”?三,为什么不能轻易说“不”?审题有这样的三个阶梯。 “说‘不’”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把个人的伦理责任、道德勇气都摆在一起的时候。这样的作文题,对考生的人生态度、伦理责任、对自我价值观的培养和认同,是一次考查。 我认为可以写成一篇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性散文,应该紧紧围绕“说‘不’”进行论述。立意应该高远一点,不能老是围绕某件小事写文章,应该有高远的立意,同时又有具体的事例,层层递进,强调逻辑上的气势。 吴惟庆(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剧作家): 看似简单,实际内藏玄机 我觉得这个题目似乎是用口语命题,比较生活化,想象空间大。从字面上来说,是一种个人生活经验的总结。用口语化方式命题反而显得有点艺术性,就像有些电影、戏剧也是这样。我觉得此题可以偏重记叙文,从生活中的事件、经历来提炼主题,对考生来说不难;如果写成论说文也可以,不过其论据也从生活中来,要求的立论能力较高。 但这也是一个写好不容易的题目,看似简单实际内藏玄机。立意要避免流于一般就颇难,选材还要选得巧妙独特,才能反映出写作者的水平。这里的“不”字有放弃、拒绝两层意思。今年的考生可能从这个题目很容易联想到刚刚经历的四川地震,在灾难面前,社会不要轻易放弃营救、救助,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不要放弃;而灾民本身,也不要拒绝同情、爱心和帮助。不过如果人人都往这里想,容易变成大众题材,就是人人笔下皆有但难以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