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光脚坐在火车站?不当市长捡破烂建博物馆,樊建川图什么 ?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出身军人世家,不羁的前半生
1957年,樊建川出生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军人世家当中,他的父母都是军人。
在樊建川的小时候,他便是一个极其不安分的孩子。五六岁的年纪便去别人家偷菜,与几个孩子拉帮结派,天天跟别家小孩打架。
但对于樊建川打架这件事,他的父亲并没有因此而责骂过他。每当樊建川跟别人打架的时候,他的父亲都会在一旁抄手看着,如果樊建川打赢了,他的父亲还会赞赏他。
“做人要有股子拼劲!”他的父亲这么教育他。
或许也正是基于这种教育之下,长大后的樊建川,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冒险家。
1975年,樊建川高中毕业以后,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在宜宾县的一个公社里面当知青。那时的公社正在走下坡路,大食堂的供给常常跟不上,因此有好多日子都需要饿着肚子挺过去。
但无论吃饱还是没吃饱,樊建川永远是知青里面干活最卖力的那一个,甚至不惜在田间晕倒。也正是因为如此,樊建川在公社里面广受好评,成为了知青的模范。
1976年冬天,樊建川也打算去当兵。但当年的部队分配都是随机的,这一入伍,樊建川便被分配到了远在北方的内蒙古。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此时摆在樊建川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留下来担任连长一职,安安稳稳的往上爬;二是去参加前途未卜的高考,那时的军校录取比例名额很少,80个名额只录取1个。
“做人要有股子拼劲!”作为“冒险家”的樊建川,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而这,也成为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参加高考过后,樊建川顺利的进入了西安政治学院进行学习,在毕业以后,樊建川被分配到了重庆三军医大教书。
在当时大多数人的眼中,这份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资高而且稳定,在这个位置上干下去,就算是一辈子不升迁,那年老时也可以做到衣食无忧。
然而,对于樊建川来讲,他似乎并不太喜欢这份一眼能够望到头的工作。或许,有些人生来就是喜欢拼搏的,唯有冒险,才能够实现他们人生的终极意义。
在大学里任教五年后,樊建川终于忍受不了这种千篇一律的生活,毅然决然的辞去了这份工作,将人生再次重启。之后,樊建川转业到了地方,成为了一名基层的公务员。
二、辞去市长职位,改舵赴往“商海”
1987年,樊建川转业到宜宾地委政策研究室,成为了一名基层公务员。
因早年间从军任教以及做知青的经历,樊建川很快得到了时任市委书记孙文启的赏识,提拔樊建川为他的秘书。在此后短短的五年时间内,樊建川因政绩卓越,又被提拔为了宜宾市的常任副市长。
在任副市长期间,樊建川恰好迎上了改革开放的关头,于是他亲自下到基层和老百姓一起摆地摊,共同探讨市场经济的优劣性,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曾引起了宜宾市的一阵轰动。
在与老百姓交流时,樊建川没有一点架子,十分耐心。后来,这一举动被市民们口口相传,成功在人民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形象。那一年,他才34岁。
1993年,在广受市民好评的前提下,组织上找到了樊建川,想要提拔他作为宜宾市的市长。
或许对于任何一名走仕途的官员来讲,都希望自己能够越爬越高,但对于樊建川来讲并不是这样。
樊建川思来想去了一整夜。最终,他做出了人生当中的第三个重要决定:辞去副市长一职,下海经商!
而这,成为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三个转折点。
1994年,樊建川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筹集了一部分资本,辗转到成都,成立了“建川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并以“忠义勤信”为企业宗旨,希望能够在商业上闯出一番天地来。
然而,樊建川此番一头扎入“商海”,却差点把自己给“溺死”。
在创业期间,樊建川几乎抵押了自己所有的财产来开发楼盘,希望能够借此大赚一笔。但没想到的是,在房屋建成后的半年多时间内,竟只卖出去一套。
那段时间的樊建川整日愁容满面,不知该怎样将公司运行下去,面对合伙人的质问,樊建川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然而,上天还是眷顾他的。1993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第三次房改方案。在这次的方案当中,国家规定取消单位福利房,以商品房作为主流居住用房。
此番消息一出,立即在全国的房产行业内炸了锅,樊建川名下的的房产价格更是水涨船高,需求络绎不绝。就这样,樊建川成功的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在此后近十年的时间内,樊建川凭着他出色的商业头脑和敢拼敢闯的精神,成功将这样一个白手起家的公司做到了几十亿,挤入了四川省富豪榜的前十,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大富翁”。
在后来汶川地震当中,成都的多数房屋都在地震当中倒塌,然而樊建川旗下的房产成为了少数屹立不倒的建筑,不仅减少了经济损失,更是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作为一个商人,樊建川在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同时,也将资本运转到了极致,如果继续做下去,凭着他的商誉和资本,或许还有机会赶在王健林之前,成为国内的第一位房地产大亨。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之时,这位冒险家又耐不住寂寞,做出了人生当中的第四个重要的决定:变卖自己的家产,开办博物馆!
三、痴迷于“收破烂”的樊建川
其实在早间年从西安上学的时候,樊建川就喜欢逛古玩市场、研究抗日历史。平时也会收集一些抗日时期的小物件,作为个人收藏。
有一次,樊建川在带着妻子去逛街买衣服时,偶然间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物件,那时两人的生活条件还不是特别富裕,于是樊建川便笑嘻嘻的对妻子说:
“你先把钱借给我,下次再给你买。”
在商人的圈子里,大多数老板都喜欢玩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但相对于高档的名画珠宝,樊建川偏爱这些没人要的“破烂儿”。也正是因为如此,有很多老板觉得他的品味太低端,在话题上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但樊建川却乐在其中不可自拔,甚至还在2000年根据自身收集文物的经历写了本名叫《一个人的抗战》的书。直到今天,这本书都对那段历史的重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如今,樊建川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赚到了足够多的资本,便开始肆无忌惮的各处淘买着各式各类的文物。
有一次,樊建川得知塘沽有一个抗日时期的碉堡要被拆除,便马不停蹄的前往当地与施工工人进行沟通,而后将这座重达50吨的碉堡运回了四川。
随着收集的文物越来越多,樊建川遇到的阻碍也越来越多,许多文物由于法律条文无法通过正当渠道直接购买,于是,樊建川便生出了建博物馆的念头。
他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觉得他疯了,对他说:
“想要毁掉一个人,就让他去沾毒品;想要毁掉一个企业家,就让他去建博物馆。”
但对于这些说法,樊建川的态度是这样的:
“四川有两千家房地产开发商,少我一个没关系。中国13亿人,12.5亿都该过平淡正常的生活,但也该有人挺起脊梁,敲响警钟,我就想做一个敲钟人。”
于是,这位沉寂了十年以后的“冒险家”再次上路了,他揣上了几千万的资金,开始了漫长的创馆之路。
四、散尽数亿家产,只为作“馆奴”!
自建国以来,以个人的名义来创建“抗日题材”的博物馆,樊建川还是第一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不仅是身边的朋友不相信他,就连各地的人也不相信他。
初步的预计,樊建川想要建立的博物馆,至少需要一块500亩的地。然而找遍了各地人员洽谈以后,人家都只认为他是个骗子。
加上他房地产商的身份,总让人以为他是拿地来开发房地产,所以樊建川的购地之路显得格外艰难。
不过还好的是,最终樊建川终于从四川成都的大邑县找到了这样一块地。
在樊建川的设计当中,这500亩的土地上要建盖5座博物馆,分别代表抗日时期的不同阶段。
然而,五个展馆的建盖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于是樊建川变卖了自己名下的资产,一股脑的砸进了这个项目当中去。
他的朋友知道了以后,非常惊讶的说了一句:
“难道你也想当个烈士?”
2005年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的60周年,樊建川希望借此机会,搞出点大动静来。
然而等到资金到位,所有的手续都批下来以后,时间已经来到2004年的11月了。此时,距离抗日战争60周年纪念日还有9个月的时间。
于是,樊建川便丢下了自己手头的所有工作来到了工地上,与工人们同吃同住,还在施工现场挂了倒计时的牌子,以此来督促工人的工作。
2005年8月15日, “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 “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侵华日军罪行馆”都通过了国家的审核,正式向游客开放。
手写资料30吨、书信40万封、日记一万五到两万本、像章百万枚,800余万件藏品,每件藏品都是樊建川亲自经手,经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有153件。
这一件件文物,全部都是樊建川跑遍了全国各地一点点搜集而来的。
在五个展馆建成以后,樊建川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他又陆续创建了“川军抗战馆”、“中国壮士群塑广场”、“抗战老兵手印广场”、“援华义士广场” 等系列场馆。
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是“抗战老兵手印广场”了,在这个广场的一排排玻璃上,印满了400多名抗战老兵的手印。
为了收集这些手印,樊建川甚至跑到了太平间,而这番举动,也是为了完成这位老人生前的愿望。
在“飞虎奇兵馆”当中,樊建川将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248位飞虎队员浇筑成了瓷板像挂在馆内,用以纪念当年他们在正面战场为中国做出的努力。
听闻这个消息以后,当年的一位美国老兵罗比特坐上飞机不远千里来到了此地,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展馆以后,泪流不止。
在“壮士群塑广场”上,一位女士抱着一尊雕像泪流不止。而这尊雕像,便是著名抗日将领左权,这位痛哭的女士,便是他的女儿左太北。
在此后,樊建川又陆陆续续修盖了几十座博物馆,总市值达到了80亿,每年客流量超过百万,门票收入可达到两千万。
或许,这50座博物馆每年的收入还不如他当年开发房地产时一片楼盘的收益,但就像以色列驻华大使参观后说的那样:
“这是一个平凡的人,干了一件伟大的事,他留住了一个民族的苦难。”
较于后期运营的收入来讲,樊建川更加在乎的,其实是那段将要被遗忘的历史。
五、个人的梦想,民族的脊梁
樊建川说,他这辈子的目标是盖一百座博物馆。
尽管他身价数十亿,但他平常只穿一百多块的衣服,抽二十块的烟,他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这个宏伟的目标完成。
面对这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时,樊建川也有过顾虑。他曾直言不讳的说过,他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死掉,所以在还未衰老之前,便早早的立下了遗嘱。
在他的遗嘱当中,决定把他名下的所有博物馆都捐给国家,遗体也捐给医科学院。
他甚至想把自己的皮做成一面军鼓放到博物馆里,游客拍一下,樊建川就从电子屏幕上出来为游客唱一首歌。
但这样做的代价是,需要这位游客为博物馆捐献1000元的维持资金。
在面对多数中国人都忌讳的死亡问题时,樊建川显得非常轻松。
纵观樊建川的一生,他上山下乡做过知青,去边关守过国土,在大学任过老师,也曾差点成了市长,辞去官名后又创造了自己的资本帝国,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梦想。
现在的樊建川,经常在微博上吐槽自己的助理,晒与妈妈对话的日常,写写字、养养花,除了实名认证以外,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身价几十亿的商人。
对于樊建川来讲,他的一生俨然足够精彩,作为一个“冒险家”,他的一生早已不算“虚度”,所以将生死看得如此淡薄,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与樊建川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有操守、有德行、有风骨。
他建的是博物馆,也是一个民族的磨难;他收藏的是文物,也是一段历史的痕迹;他继承的是意志,也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他实现的是梦想,也是国家以史为鉴的希望。
他,就是当代民族之魂,他,就是樊建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