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 出自哪一首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不是哪首诗里的。得失塞翁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又名《淮南鸿烈 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jù)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后人引出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也作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襟怀孺子牛 :"孺子牛"出自《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来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