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问鼎中原的典故!越短越好!!!

问鼎中原的典故!越短越好!!!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问鼎天下的典故出自于《左传》,意思是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在《左传》中记载,鲁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

问鼎中原的典故!越短越好!!!

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昬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

其奸回昬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意思是说在鲁宣公三年楚庄王想要取周而代之,于是便借口朝拜周天子的名义带领大军前往国都询问九鼎的重量,结果被周朝大臣王孙满巧妙化解。

问鼎中原的典故!越短越好!!!

所谓九鼎最初为夏朝所铸造,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

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数百年之后,周王朝已经日暮西山,因此楚怀王才用询问九鼎重量的方式表示自己的野心,因此询问九鼎重量的真实含义并非是好奇,而是彰显野心。

问鼎中原的典故!越短越好!!!

但是周朝大臣王孙满却表示“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